1201. 刺蔣:鄭自才回憶錄 / 鄭自才、張文隆 /01/2018/Autobiography/自傳

刺蔣:鄭自才回憶錄

作者  鄭自才、張文隆

自序

從廢墟中站起來

1970年4月24日的紐約刺蔣事件是海外台獨運動史的一部分,也是台灣人追求獨立建國的歷史的一部分.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夠把這個事件完整地記錄下來,可是它已經過將近半個世紀,其中又經過不斷的跨國遷徙,由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Vancouver),又在1991年潛回台灣。有些資料可能在遷徙的過程中遺失,再加上被時間久遠所模糊的記憶,所幸,我當時寫下的日記、筆記、剪報及法院證詞都有被完整地保存下來。

這本書的正文部份分為兩部分,第一部份是台灣時期1936-1962,經歷日本時代、太平洋戰爭及台灣戰敗後被蔣介石軍隊軍事佔領、2.28大屠殺、中華民國滅亡、蔣介石殘軍敗部逃難及流亡台灣及蔣介石蔣經國集團白色恐怖統治台灣;第二部份是海外時期1962-1974,經過留學美國、參與台獨聯盟、紐約刺蔣、官司敗訢棄保、瑞典政治庇護、引渡、美國服刑及假釋返回瑞典.返回瑞典以後,我又在瑞典生活了九年,1983年我移民到加拿大溫哥華我在歐洲的生活與活動並沒有在本書裡敘述,在這裡我要特別感謝張英哲醫師,他在本書的他的序文裡關於我在歐洲的活動有詳細的描述。

正文部份以外,還收集了在台灣發表過的有關紐約刺蔣的文章,其中除了黃文雄先生以外都不是紐約刺蔣案的當事人,對於這些文章我做了評論。要特別感謝Linda Gail Arrigo,她建議本書應該有英文概要(English summary),並願意把它翻譯成英文,使年輕一代的台美人可以閱讀本書。Linda還為這本書的英文部分及編輯方面提供許多寶貴意見。英文概要編輯在本書的後面,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單元來閱讀。同時也非常感謝張文隆先生特別為本書做了概要。

台灣現在還不是一個國家。台灣要成為一個國家之前,就必須先要有自我認同,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認為自己是台灣民族的一部份,願意共同生活在台灣及澎湖群島上,願意共同建立一個台灣民族國家,這個民族國家叫做台灣國。這個自我認同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轉型(transition),透過台灣文化、藝術的活動從支那文化、藝術的霸凌之下,徹底去中國化及徹底摧毀虛構的中華民國體制,來取得台灣文化、藝術的主導權,建立台灣民族意識、民族尊嚴及民族驕傲感。台灣民族意識的形成是被外在因素所制約,這個外在因素就是台灣文化、藝術。台灣人早在日治時代就已經知道要取得台灣文化藝術的主導權,1929年北部的七星畫壇和南部的赤陽社合併成立赤島社,其成立宣言中宣示「忠實反映時代的脈動,生活即是美,吾等希望始於藝術、終於藝術,化育此島為美麗島。愛好藝術的我們,心懷為鄉土台灣島殉情,隨時以兢兢業業的傻勁,不忘研究、精進。赤島社的使命在此,吾等之生活亦在此。讓秋天的台展和春天的赤島展來裝飾這殺風景的島嶼吧!」這是咱們先賢的豪情壯志,從這個宣言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做為台灣人的自覺、自信及對台灣民族的認同。可惜由於時代的變動及戰後中國軍的佔領及統治,台灣文化及台灣民族意識被徹底地摧毀。為了台灣民族的生存,我們需要更堅強地從廢墟中重新站起來!

我想要藉這個機會來答謝在紐約刺蔣以後所有我認識以及不認識的朋友們,給我與黃文雄先生的協助及幫忙,尤其是葉國勢及黃定嘉兩位先生把他們的房子拿出來做擔保。Dr. Carl Gustaf Bernhard and Gullan Bernhard, Ms. Karin Gavell, Dr. Bo Sommerström,Ms. Anita D’Orazio等在瑞典期間給我及家人的協助。同時也要特別感謝我在美國服刑期間給我最大鼓勵的王秋森教授。我也非常感謝為這本書寫序文的王秋森教授、陳婉真民報前董事長、Linda Gail Arrigo, Ph.D.、張英哲實踐哲學家及黃文雄先生。Linda Gail Arrigo的序文對台灣的黨外運動有很詳細的描述,張英哲醫師的序文對於台灣的民族民主運動及社會主義運動有很精闢的論述,這兩篇精彩的序文編輯在本書的後記。我還要再特別感謝歷史學家張文隆老師,沒有他的協助這本書是不可能完成問世的。

鄭自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自才

藝術家/畫家。台北市二二八公園二二八紀念碑設計者之一。Marcl Breuer 建築師事務所之建築師。卡內基美隆大學都市設計碩士。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

張文隆

1968年生於宜蘭。自幼即深受同鄉前輩郭雨新先生影響,1992年拜張炎憲教授為師,1994年完成不見容於主流學界的碩士論文——〈郭雨新與戰後台灣黨民主運動〉。著有《台灣人教師的時代經驗》、《郭雨新先生行誼訪談錄》、《前進D.C——國會外交的開拓者 王能祥八十回憶暨台灣前途文集》、《台灣民主之父——郭雨新評傳》、《契機‧台灣》。目前擔任教育轉型正義聯盟(Alliance for Justice in Educational Transformation)秘書長

 

目錄

推薦序一 填補一頁歷史的空白 王秋森

推薦序二 曾經有這麼一段可歌可泣的台獨建國故事 陳婉真

推薦序三 許多台灣人也想做的事 黃文雄

自 序一 從廢墟中站起來 鄭自才

自 序二 驚天動地的一頁 張文隆

第一部之一

台灣時期 1936-1962

  1. 日本時代到中國軍佔領的時代
  2. 日本時代 1895-1945
  3. 中國軍佔領的時代 1945-
  4. 省立工學院附設工業職業學校 1949-1955
  5. 成功大學建築系 1955-1959
  6. 逃離苦悶的台灣 1962

第一部之二

海外時期 1962-1974

  1. 飛抵新大陸 1962
  2. 研究生的學校生活 1962-64
  3. 成家、就業1964-70
  4. 特務頭子蔣經國訪美消息傳出
  5. 在美台灣人如火如荼的抗議行動
  6. 暗殺蔣經國的計劃
  7. 驚天動地的一槍
  8. 保釋出獄
  9. 檢察官起訴
  10. 紐約高等法院審判 1971 年
  11. 誰出賣同志?
  12. 經瑞士逃亡瑞典 1971 年 6 月 25 日-1971 年 7 月 14 日
  13.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引渡之戰 1972 年 6 月 30 日—1972 年 9 月 4 日
  14. 倫敦引渡之戰 1972 年 9 月 4 日—1973 年 6 月 14 日
  15. 輿論之戰 1972 年 7 月 3 日—1972 年 9 月 27 日
  16. 大墓(The Tomb)監獄 1973 年 6 月 14 日—1973 年 8 月 8 日
  17. 歐本(Auburn)監獄 1973 年 8 月 8 日—1974 年 3 月 6 日
  18. 渥爾基爾(Wallkill)監獄 1974 年 3 月 6 日—1974 年 12 月 2 日

附錄一 媒體報導

附錄二 寫信者名單

第二部 評論鄭自才對紐約刺蔣相關文章總評論

  1. 一. 〈陳榮成先生訪問紀錄〉選錄自《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 續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2 年 12 月
  2. 二. 陳榮成口述部分選錄自《青春逐夢 台灣國》口述歷史系列《釘 根》張炎憲 2013 年 7 月
  3. 三. 陳榮成《我所知的四二四事件內情:1970 四二四紐約刺蔣案》前 衛2
  4. 四. 〈蔡同榮先生訪問紀錄〉選錄自《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 續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2 年 12 月
  5. 五. 〈刺蔣案秘辛〉選錄自張燦鍙《八千哩路自由長征》
  6. 六. 〈陳隆志先生訪問紀錄〉選錄自《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 續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2 年 12 月
  7. 七. 〈羅福全先生訪問紀錄〉選錄自《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史 續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2 年 12 月
  8. 八. 楊遠薰〈黃呈嘉 四二四事件的回憶〉
  9. 九. 楊遠薰〈人生若夢─心理治療家葉李麗貞的故事(上)〉

十. 黃文雄〈四二四刺蔣事件的回顧與反思〉(本文原載於 2003 年 10 月 Taiwan News 總合周刊第 101 期)

十一. 〈賴文雄先生訪問紀錄〉選錄自《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 史續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12 年 12 月

十二. 〈張維嘉先生訪問紀錄〉選錄自《海外台獨運動相關人物口述 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9

十三. 王文宏先生訪問紀錄《記錄聲音的歷史》

十四. 吳三連基金會編輯室〈重建台灣歷史記憶:「4‧24 刺蔣事件」 與台灣〉 十五. 重建台灣歷史記憶:「4‧24 刺蔣事件」與台灣座談會紀實

附件一:Memo 陳榮成在大陪審團的證詞

附件二:陳榮成在高等法院的證詞

附件三:警探詹姆斯(James)在高等法院的證詞

第三部  跋

跋一 刺蔣的歷史意義 張英哲

跋二 One Shot for Formosa Linda Gail Arrigo(艾琳達)

英文摘要 English Chapter Summary

 

Published in 01/2018

Posted in 03/2018